跳至主要內容

A.团队规则

trydofor原创2023年5月24日摘要大约 3 分钟

A.团队规则

团队规则,通用由行业规范,框架约定,最佳实践等构成,是团队或项目的最高执行法则。 代码审查,以团队约定为基础,在具体条件和场景内,偿还技术债务或改善代码。

代码审查需要持续进行,自我审查,同行审查都可,改良后代码在就近的迭代中测试和发布。 这个过程,不但可以持续改良代码结构,更可以使知识和经验在团队中共享。

A.1.审查和重构的基准

代码审查,通常伴随着重构,通常3-5次审查后,等于或伴随着一次较大的重构。 日拱一卒的审查,一般是方法,类,继承树的内部改良,不应该具有外部破坏性。 而不破不立的重构,经常伴有结构性调整,通常需要回归测试。

本项目的审查和重构不会涉及大的变更或较重的设计及场景,主要着眼于以下方面,

用人话来说,一段能运行的代码在眼前,以后还会加功能,出了问题还要30分钟对应。 那么,①花多少脑力能读懂,②用多少精力能调查和修改,③上线后有没隐患和限制。

A.2.审查和重构的级别

规则有轻重缓急和适用场景,打破规则时,必须注释原因。若经常打破,则考虑修改或取消此规则。 为了规避常见错误和反模式,减少细枝末节的纠结,这里根据RFC2119将规则分为4个执行级别。

A.3.代码审查的心态

说起来,写代码的都有读书人的破脾气,而且层次越低,年纪越轻,越容易搞对抗或人身攻击。 英文Review,行业内通常翻译为『审查』或『评审』,其实叫『回顾』更贴切吧。

所以在代码审查中,如果能理解Review的字面意思,那么非常好,后面的交流也会非常愉快。

这里有一个比较客观的事实,就是创业团队的项目,总是在资源不足,渐进明细的, 所以,不可能存在完美设计,只能依靠经验选择当前最优解,并在之后的每次迭代中, 偿还技术债务,才能使得堆砌的代码变得完善,但这不等于糊弄,也叫牺牲质量。

A.4.代码重构的危险

重构必须有测试用例保证,并且要做回归测试。理论上,重构不改变原语义和行为,但实际上较难保证。 以我的经验,可以这样说,审查依赖团队规则和编码经验。而重构依赖于个人能力及业务经验。

『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?』审查治未病,重构治欲病,重搞治已病。